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焦点新闻>面对日本核事故 有准备才不恐慌

面对日本核事故 有准备才不恐慌

2011-03-17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OILMC.COM 浏览数:未显示 石油机械网

核心提示: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和核泄漏事态发展仍不明朗,日本首都东京地区已经检测到放射性物质辐射量超过正常标准,而各路专家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和核泄漏事态发展仍不明朗,日本首都东京地区已经检测到放射性物质辐射量超过正常标准,而各路专家正奔赴福岛。

如何应对核问题正在成为举世关注的话题。在德国、法国等地甚至爆发了反对核电站的示威,一些人则慌慌张张地戴口罩、穿长袖白衣、到处索要碘片,甚至打算用海产品、碘酒之类代替,各种离谱的传言更加剧了恐慌情绪的蔓延。

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昨日16时再次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而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分析,放射性物质经大气和海洋稀释后,不会对我国公众健康造成影响。有关部门和机构也正密切监测环境辐射数据,对可能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将及时向公众通报。

此刻,人们既需要科学有效的防护知识以及有关核辐射知识的普及,更需要信息透明,民众希望看到政府切实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保障核电站的安全。有关方面也应认真吸取日本核泄漏事件的教训,居安思危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这些信息的及时公开,是遏制谣言和恐慌情绪最有效的武器。不管未来核辐射是否会影响到中国,有关方面都应该未雨绸缪,把核安全、核辐射的常识科普给公众,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能止谣言的智者。

如果核电站、核安全、核风险知识的科普工作并不到位,公众或茫无所知,或只知皮毛,或知道得似是而非,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变和莫衷一是的传闻,就会不知所措。

有准备不只是物质上有准备,更应包括常态的防范演练和应急操练。日本地震发生后,许多亲临现场的外国记者,都对日本民众的秩序镇定、有条不紊深表钦佩,一些人更将之提升到“民族性”的高度,实际上,社会和公众的临危不乱并非先天形成,而是迫于天灾频仍的现实压力,在持之以恒的地震常识普及和地震避灾演练下,长期形成的习惯甚至本能。

但应该看到,即便准备充分如日本,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前也同样出现疏漏和不足,如对海啸威胁估计过低,核事故发生后,信息通报不及时、不全面,引起一些国家专业人士不满,并引发全球范围对核能安全的大恐慌等等。由此可见,有准备,不恐慌;多准备,少恐慌。日本提供了经验,但也不乏教训。

另一方面,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民众也对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站安全不仅仅是日常的安全生产,更要在巨震、海啸等极端环境下有安全保障。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考察时强调,核电安全事关重大,有关方面一定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日本核电事故经验教训,确保我国核电事业安全发展。

当前,有关部门正积极公开相关信息,回应民众疑虑。比如,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根据连续不断的环境监测和大气分析结果,将核污染近期对上海不会造成影响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市民,新华社等媒体平台刊发《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等防护知识。这些都有助于民众全面认知环境,做好应对准备,调整心理状态。

让民众看到,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安全储备,又将做怎样的准备,社会就不会恐慌。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大庆石化炼油厂化验车间48年外部抽检合格率100%(图)
阅读下文 >> 中国最大的炼油商中石化已经与科威特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oilmc.com/news/show-137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石油机械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文责自负;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
联系我们:+86-23-64662181 | & Oilmc@vip.qq.com | ICP备案号:渝ICP备18014278号-1 |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