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石油人物>俄罗斯油荒真相

俄罗斯油荒真相

2011-05-24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石油机械网

核心提示: 乐明近来,习惯了能源福利的俄罗斯人惊奇的发现,即便他们现在愿意付出高价,也买不到油了。这个世界第一储油和产油大国,竟然出

 乐明

近来,习惯了能源福利的俄罗斯人惊奇的发现,即便他们现在愿意付出高价,也买不到油了。这个世界第一储油和产油大国,竟然出现了全国性的油荒。一些地区的私营加油站被迫关闭,罗斯石油和俄气石油等垄断国企直属的加油站也要求每辆车每次加油不得超过20升。

2004年尤科斯案后,普京发动了对能源领域的国有化运动,重新实现了国企对能源行业的垄断。按照官方说法,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是确保能源企业不再以逐利为本,而要充分考虑到对社会的贡献。和交通、粮食、水资源企业一样,能源企业的首要责任也是为全体国民提供福利和公共产品价廉物美的汽油供应。因此,当这些拿着可媲美于华尔街高管薪水的能源国企负责人不仅没有向政府要求的那样保证汽油的稳定供应,而且还“串通一气,共谋策划”了全国性的油荒,以便为其今后大幅提价制造充分理由时,普京终于震怒了。

在他的直接指示下,俄检查机构和反垄断局宣布对罗斯石油、俄气公司等俄罗斯能源巨头展开新一轮调查。因执行限价令不力,在年初的调查中,上述企业已被罚款7亿多卢布。此次更为严重的“共谋”罪名一旦成立,企业面临的罚款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俄能源部还宣布,取消对罗斯石油、BP石油和苏尔古特石油在新开发的东西伯利亚油田的出口优惠政策。主管能源事务的副总理谢钦召集俄境内所有油企总裁,要求他们至少确保在五月不向国外出口成品油。上述举措引发这些油企股价大幅波动,但在向普京汇报后,谢钦仍明确表明了俄政府的态度:为保证国内市场供应,政府限制出口的政策将持续至少一个月,提高石油出口税的政策可能会持续到6月底,取消东西伯利亚油气田石油出口优惠的政策,将一直持续到油价达到并超过俄石油收入预算水平。美元走强后,国际油价在每桶110美元徘徊,仍低于俄罗斯政府期望的115美元每桶的石油收入预算平衡点。

不过,也有分析家认为,普京的“阴谋论”是想把本来是政府的责任转嫁给企业。毕竟,政府才是这些国企的最大股东和真正老板。以敢于直言著称的俄财政部长库德林就表示,此次俄罗斯油荒的导火索是去年冬天俄政府通过的限制汽油价格以缓解通胀的政策。俄罗斯的通胀指数在最近12个月不断上升,已逼近10%。今年2月西亚北非动乱后,俄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反对普京的示威活动。普京作出限价令,就是防止成品油价格上涨带动其他生活必需品跟着涨价,刺激俄国普通百姓在民生问题上的不满,影响年内的议会选举和明年的总统大选。但没想到的是,俄罗斯的油企们在限价令后更不愿意在国内销售石油,反而加倍将石油制成品出口国外,以获取更多利润。在产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上半年俄成品油出口增加了50%,其结果就是俄国内的石油储备库没油了。俄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俄能源部宣布,从5月1日起把成品油出口税从34%提高到44%,达到每吨408.3美元。

对油企的种种人为打压未必能获得预期的结果。增加出口税之前,俄罗斯油企每出口一吨92号汽油要比国内多获利3750卢布,新的税率后仍然要多3250卢布,等于是白赚了135升。人们普遍相信,在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下,没有那家企业会主动放弃这样的机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在追逐利润上都是一样的。而且,由于国企们同时还背负满足国外巨大政府性订单的任务,提高出口税将大幅增加企业成本,而这最终还是要靠对国内成品油提价来实现盈利平衡。

对能源企业过多的政策性干预和限制造成的最大的损失,将是对新油气田的投资。在西西伯利亚等传统油气田开采量逐年下降并走向枯竭的背景下,俄政府对东西伯利亚等新开发油气田寄予厚望。去年俄原油产量之所以达到创纪录的5000万吨,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大国,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对新开采油气田实施了出口优惠政策。俄罗斯的能源企业普遍认为,在目前的双轨制价格机制下,如果政府不在石油出口上继续奉行优惠政策,企业根本无利可图。比如,仅增加成品油出口关税这一项,就让俄罗斯油企年损失数十亿美元。如果政府不尽快恢复对油企的优惠,企业的投资信心将严重受损,可能主动推迟对新油气田的勘探和开采。据消息人士称,普京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制定出目前俄罗斯油气田开采状况的评估报告,以确认一旦在政策影响下出现石油减产,对俄政治社会稳定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如果风险过大,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政策轨道。

确保自己世界主要能源出口大国的地位已经与克林姆林宫推行的地缘政治战略紧紧绑在了一起。因此,俄政府在打压垄断能源巨头上始终不敢走得太远。普京最近也强调,提高出口税只是临时性措施,不会是长期政策。俄能源部也做出让步,同意油企将国内汽油价格提价5%的要求,等于是变相废除了之前的限价令。看来,大选前夕,普京不仅要想方设法获得更多民意支持,也要摆平那些能源巨头们。他们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这个国家最显赫的利益集团。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多公司布局煤层气十倍成长空间
阅读下文 >> 石化业自主品牌占有率将达90%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oilmc.com/news/show-196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石油机械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文责自负;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
联系我们:+86-23-64662181 | & Oilmc@vip.qq.com | ICP备案号:渝ICP备18014278号-1 |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