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焦点新闻>未来中国原油哪里来

未来中国原油哪里来

2012-11-30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石油机械网

       新华08网上海11月29日电  根据《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我国近年来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超过美国成为石油消费大国中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对外依存度的上升,主要基于两点:其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对原油的需求上升。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列美国之后),预计到2013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将超过5亿吨;未来五年,国内原油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速。其二、常规油气的替代能源在我国的商业化生产尚待时日。如页岩气、页岩油、煤岩层等新兴能源都处在勘探开发的“破冰”阶段。因此,“海外原油进口”仍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主要途径。

  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统计,2012年10月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2367.8万吨。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安曼为10月我国前三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占当月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0%、13%和12%。而统计2012年年初至今的数据,沙特、安哥拉及俄罗斯占据了前三位,同比分别提高8.58%、34.19%和29.27%。我国十大进口来源国中,中东占据六席,非洲安哥拉,俄罗斯,南美委内瑞拉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都是我国海外原油供应的重点来源地。

  中东是关键

  原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提供世界1/3的原油供应,中东地区对于全球原油供应格局的意义不言自明。而对中国而言,中东目前是我们最大的原油来源地,将来也将会是保障我国原油供应安全的关键。根据海关数据,2005年-2011年,中东原油进口占我国进口原油总量都保持在45%以上。2012年1-10月份,我国从9个中东国家进口原油,总量达11,082.1万吨,占据进口原油总量的半壁江山。

  中东将在未来多年内保持其世界原油主要供应基地的地位。首先,中东地区储量丰富,探勘开采技术水平领先,且近年无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忧;其次,中东各大产油国,国内经济都高度依赖油气资源,并依仗资源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且将长期保持这一状况。

  中东原油供应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地缘政治。其因民族矛盾、宗教之争、能源争夺所引发的各类战事不断,历史上多次搅动国际油价大涨大跌,中东“火药桶”名副其实。伊拉克将重新成为世界原油的主要供应国。其有全球第三大的原油储量,但由于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受限于战争、制裁等原因,产量无法提升。目前,伊拉克战事结束,今年以来其原油产量和出口量有大幅提升的趋势。目前,中东最大的隐患是伊朗核问题,其虽面临西方国家多次严厉制裁,但其无明显放弃核武器的迹象。伊朗是中国重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2012年1-10月,进口量达1775.4万吨,占我国总进口量的8%。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制裁以来,伊朗的原油出口量减少,10月份,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同比下降达23%。

  近年,依托页岩气、页岩油的快速发展,美国对中东原油的依存度下降。中东局势少去一个重要的外部维稳因素。而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成为中东原油的主要输出地。那么,中国无疑将对中东原油供应中断承担最大的风险。

  非洲是热点

  非洲是继中东之后,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地,占2012年1-10月总进口量的23%。相较全球其他主要的石油基地,西非地区的油气资源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几内亚湾周边的西非国家近年来稳定的政治环境、大规模的探明储量、高品位的原油、低廉的生产成本以及有吸引力的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环境等。

  传统印象中,我国一贯与非洲国家保持良好关系;但在石油开发的争夺战中,欧美仍占据主导。其主要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及管理经验、传统的政治影响等,布局多年,掌握先行者优势。

  近年来,中国开展与非洲产油国的合作,是以深厚资金实力作依托,积极援助基础设施建设为起步的。南非标准银行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如今非洲基础设施建设2/3的资金来自中国。

  中国营建“安哥拉模式”,可视为我国作为市场后进入者,积极布局新兴石油产地的一个成功范例。2002年,西非国家安哥拉结束长达27年的内战,西方援助国纷纷撤出安哥拉,而中国则积极参与到其战后重建中。中国企业参与安哥拉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供房地产建设援助等等。随后几年,西非探明石油储量惊人的增长,中国占得先机。中国油企业标得安哥拉数个油区开采权;中方提供20亿美元商业贷款修建炼油厂,以改变非洲出口低价原油却进口高价成品油的被动局面。截止2008年数据,安哥拉已探明石油储量120亿桶,日产200万桶。安哥拉绝大部分的原油出口到中国,在08年曾一度超越沙特,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2年1-10年,我国从安哥拉进口原油同比上升达34%,是第二大进口国。非洲原油供应最大的风险是政局动荡与地区冲突。苏丹曾是中国石油进口第七大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从苏丹进口的石油约为26万桶/日,占该国日产油量的75%。但经历多年内战后,南苏丹于2011年7月脱离苏丹独立,其后掌握原苏丹3/4的石油资源的南苏丹政府因争夺石油资源及原油运输过境费用等问题,而于2012年1月单方面宣布停产。中国曾致力于在苏丹复制另一个“安哥拉模式”,我国目前拥有苏丹石油业务约40%的权益。而苏丹原油供应的中断,使中国成了最大的受害国。

  加拿大是潜在新伙伴

  根据IEA数据统计,加拿大拥有大约1752亿桶原油储量,位居全球第三,其国内需求有限,油气资源主要用来出口。同时,加拿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其是重要的页岩气、页岩油和油砂的产地。在全球范围内常规能源产量逐年下滑的大背景之下,加拿大有望成为未来国际上重要的能源输出国。

  不过由于加拿大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其能源战略一直以美国为核心,加拿大90%以上的石油出口运往美国。近年来随着美国“能源独立”口号的不断深化,奥巴马力推清洁能源战略,加拿大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

  此外,虽然美加是天然同盟,但由于美国的强势地位,加拿大在双边贸易上一直非常被动。例如,此前加拿大曾禁用汽油添加剂抗暴剂(MMT),因其在环保上有争议,但美国允许使用。1996年美国强迫加拿大撤销禁令,加拿大公司上诉,美国不仅判其败诉,还对其开出高额罚单。

  在全球能源供应西移,需求东移的大背景下,加拿大急需找到新的合作伙伴,以实现自身能源战略上的“突围”。随着美国的能源独立,中国将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加拿大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于加拿大而言,可以获得更高的原油出口收入,也能避免其经济受到美国的过多影响。加大多元化贸易,扩大对华能源出口是未来加拿大的必由之路。

  加拿大原油成为中国重要的供应源,其存在的风险包括:1.运输不畅。因受地理位置等所限,目前加拿大原油直接经海运出口到中国的数量有限(2012年1-10月份为53万吨,占我国总进口量的0.24%)。如何保障原油运输路径通畅,降低运输成本,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2.政策分险。如中海油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案,在得到双方公司股东的同意后,在报加政府审批时一再拖延,至今仍未有定论(就加政府目前决定的最后期限为2012年12月10日),可见加拿大政府方面对于有中国国企背景的能源公司的运作还是心存芥蒂。3.还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风险是:一向视加拿大为自家“后花园”的美国政府,能否放任其与中国合作增强,而不采取“阻扰措施”?

  综合以上的分析,为保障原油供应的安全,我国需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其中,中东是关键,其目前占比50%,未来3年将承担至少50%的中国进口需求,美国依托页岩油、气革命,对中东原油依存度大大下降,其战略重心东移,中国将承担中东原油供应中断最大的风险。非洲是中国的长远能源安全战略的热点,但受限于其勘探开采水平,输油管等基础设施条件,更大的威胁是非洲大陆政局动荡,冲突不断;因此,未来3-5年,乐观估计保持25%左右进口量。另外,潜在的重要合作伙伴包括加拿大和俄罗斯,能源供应大国和需求大国之间的互惠双赢,合作的潜力无限。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全球能源图景将重塑 中东90%石油出口流向亚洲
阅读下文 >> 印度海军总长:海军将保障印公司在南海勘探石油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oilmc.com/news/show-351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石油机械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文责自负;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
联系我们:+86-23-64662181 | & Oilmc@vip.qq.com | ICP备案号:渝ICP备18014278号-1 |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