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石油人物>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透视

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透视

2011-06-09 来源:石油机械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石油机械网

核心提示: 国建设需要石油,需要持续稳定的大油田。历史再次把目光投向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的胜利。  这是半个世纪的胜利。50年前的4

 国建设需要石油,需要持续稳定的大油田。历史再次把目光投向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的胜利。

  这是半个世纪的胜利。50年前的4月16日,一个石破天惊的日子,永久定格在了共和国史册上。华北平原上第八口探井——华八井喷出工业油流。在外国专家断言“恰恰是最没有前途的”渤海湾地区,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横空出世。 

  这是10亿吨的胜利。50年来,胜利石油人以国为重、敢为人先,攻坚啃硬、奋勇向前,累计发现77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6亿吨,生产原油10亿吨,约占建国后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5,累计上缴利税6000亿元。 

  50年,胜利油田坚持“我为祖国献石油”,信念不移,使命不变,为共和国的发展“鼓劲加油”,在国人和世界的面前充分展现了奋进的石油工业形象。 

  坚持“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不动摇,产业报国,勇敢担当—— 

  稳,就是胜利 

  ——有一种责任叫忠诚。胜利稳,则渤海湾稳。作为一个企业,胜利油田始终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命运、能源安全紧紧联系起来,为国找油,为国分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 

  1961年,面对中国“贫油”的磨难,胜利油田的发现,标志着“华北地区无油论”的断言彻底破灭。 

  此后30多年时间里,胜利油田“百万覆地翻天人”硬是在茫茫盐碱滩上建成共和国第二大油田。到1978年,累计找到46个油气田。从1987年到1995年,连续9年原油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以上,创造了石油勘探开发的奇迹。 

  然而,胜利石油人的脚步并非一帆风顺。1996年,“九五”开局之年,注定成为胜利油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的迅猛攀升,这一年,我国首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预警随之拉响。 

  一个直面的难题是,油气资源不可再生,自然递减的规律无法避免,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胜利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几个主力油田综合含水甚至高达94%。这意味着从地下采上来10吨液体,只有不到1吨是油,采油厂成了“采水厂”。原油产量以每年600万吨的速度自然递减,当年跌破3000万吨,勘探亦陷入低谷。 

  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成本投入越来越高。一时间,“资源枯竭论”的阴影笼罩整个油田。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延长油田开发寿命、提高开发效益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油田勘探开发的突破口在哪里?接替资源在哪里?如何构筑新一轮的高产稳产期,实现稳产的主导技术是否成熟?外界普遍在关注、在追问,胜利人自己也在思考、在探索。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胜利油田并寄语,在石油工业实现“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中,胜利油田不仅要稳住自己,而且要为稳住整个东部油田做贡献。党和国家对胜利寄予厚望。 

  实现硬稳产,难度前所未有!环境变,形势变,胜利石油人为国找油分忧的使命不变,义无反顾,勇敢担当。 

  “十五”以来,一场新时期的夺油会战在渤海湾气势磅礴地展开。从东部到西部,从国内到国外,胜利石油人勇担重任,产业报国,众志成城,旗帜高扬。 

  这是一面解放思想、勇攀高峰的旗帜。今天的禁区可能就是明天的阵地,今天的极限可能就是明天的起点。油田历任决策者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突破禁锢,创新超越。实施勘探战略突围,向深层进军,油藏埋深下限不断拓宽;向滩海进军,埕岛油田当年成为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浅海油田;向西部进军,在新疆历时10年发现并建成50万吨能力油田;向海外进军,中东、中亚、北非、美洲和东南亚五大市场渐成规模。  

  这是一面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旗帜。凭着一股子永不迷信、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劲头,胜利人高擎科技创新利剑,挑战稠油、低渗透等一个个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50年来,油田建立完善了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具有胜利特色和在国内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十大配套技术。“十一五”期间,油田探明储量累计动用率提高2.1个百分点,采收率年均提高0.325个百分点。 

  这是一面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50年来,几代胜利人胸怀产业报国之志,发扬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一刻也没有停下为国奉献石油的脚步,让油田稳产高产。特别是“九五”时期以来,在“三高”条件下,原油产量连续15年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为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面对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突破50%的严峻形势,胜利油田更是以“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等不起”的紧迫感,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可持续发展。 

  50年光辉历程,50年旗帜飘扬,稳,就是胜利。她的激情创造和巨大贡献,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永恒记忆。 

  坚持科技进步战略不动摇,挑战油田开采极限—— 

  创新,成就胜利 

  ——有一种力量叫创新。50年来,胜利油田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攻坚,在攻坚中超越,用科技的“金钥匙”打开了“石油地质大观园”的奥秘之门,实现了从构造到隐蔽,从抓整到拾零,从陆地到海洋,从水驱到三采的战略延伸,为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胜利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资源有限,创新无限。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面对稳产上产压力,胜利人坚持自主创新,磨砺锻造发展利器。 

  这条路,走了有多远?这条路,走得有多难? 

  “此处低凹荒碱地,过去草木不曾生”。这是人们对胜利油田当年所处自然环境的描述。而从地质环境看,油田断块破碎,犹如“一个摔碎的盘子,又被踢了一脚”的“地质大观园”,地下状况异常复杂。 

  胜利油田的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依靠石破天惊的科技力量实现油田一次次发展飞跃。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油田科技工作者一次次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认识束缚,从“断层破坏油气成藏”到“屋脊断层可形成油气富集”,从“凸起和洼陷是贫油区”到“加强边、坡洼地区勘探”,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中,总结提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1983年到1994年,油田相继发现了孤东、桩西、林樊家、王庄、郑家等23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58亿吨,夯实了油田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1985年,这一理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勘探是对地下不断认知的过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易于发现的构造油藏几乎都找到后,对那些以一般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岩性、地层等隐蔽油气藏,人们一时束手无措,甚至出现“钻机等井位,开发等勘探”的尴尬局面。 

  为破解这个难题,胜利油田调集千余名科研人员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建立了以“断-坡控砂”、“复式输导”、“相-势控藏”为核心的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实现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由“碰”到“找”、由“定性预测”到“定量评价”的飞跃。 

  油田勘探形势豁然开朗:15年没有部署探井的太平油田重焕青春,2002年,一度沉寂的王庄—宁海地区出现“井喷”行情,郑36井、郑41井等10余口探井钻探成功,一个亿吨级的整装稠油油田浮出水面。这一理论也被学界权威评价为继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之后又一次重大理论飞跃。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与开发,是一个“逼出来”的命题。“九五”之初,油田整体进入综合含水、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三高”的生产阶段,产量递减加剧。尽管油田采出程度只有22%,尚有大量剩余油散布在地下深处,但它们在哪儿?找油拿油如同“大海捞针”。 

  面对这一系列疑问和世界级难题,胜利人在苦苦攻关两千多个日夜后,终于提出了“分割控油,弱驱富集”的剩余油富集区理论,配套形成了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系列,让剩余油“无处藏身”,为高含水期油藏挖潜指明了方向。从2002年到2010年,该理论在胜利油区的215个开发单元推广应用,找到剩余油富集区地质储量3.09亿吨。 

  进入新世纪,在渤海之滨的这块“热土”上,胜利人又打响了一场高科技新会战。 

  胜利油田将目光瞄向储量和产量都占到八成的传统水驱开发油藏。油田首席高级专家王端平算过一笔账:油田目前动用储量43.3亿吨,平均采收率为28.2%,若采收率提高1%,就增加可采储量4000多万吨,按目前找到的新区资源的采收率来算,相当于找到一个2亿吨优质储量的大油田。 

  有人这样戏谑:胜利油田水淹油层,先是“过脚背”、“过腰间”,现在几乎淹到了“脖颈”。怎么办?喊“救命”是没用的,出路只有一条:把“游泳”的技术练好!那就是着力提高采收率,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水驱稳,则胜利稳。要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就必须更加精准地认识油藏。于是,胜利石油人拿起“绣花针”,对茫茫地下“描龙绣凤”,小到0.02平方千米的砂体,微至10米以下的断层,都不抛弃、不放弃。把低品位边际储量转变为经济可采储量,胜利油田靠的是创下40多项全国第一的“神兵利器”——水平井技术。截至2010年年底,胜利油田共投产水平井2212口,年产油326万吨。 

  科技之炬照亮了油田高产稳产的道路。 

  ——稠油不“愁”。跺几脚都不变形的特超稠油,依靠融合多种手段的“组合拳”HDCS等技术,胜利稠油年产量超过400万吨; 

  ——三采突破。老油田勘探开发的潜力,归根结底是技术上的潜力。正是聚合物驱等三次采油技术攻关和突破,为水驱后期油田挖潜稳产、提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路。三次采油成为孤岛采油厂稳产的“灵丹妙药”,年产油达154万吨; 

  ——低渗透不“低”。“磨刀石”一样的低渗透油藏,被优化井网、压裂改造和油层保护等一把把“金钥匙”打开,年产油约370万吨; 

  ——胜利“下海”。这是油田实施“资源扩张”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从零开始的滩浅海油田开发,摸着石头过河,自建平台、自研技术,海油陆采。截至2010年年底,胜利滩海油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8亿吨,累计产油6100万吨,成为重要的储量、产量接替阵地。 

  让胜利人引以为豪的是,油田连续11年共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依靠科技进步新增原油产量300万吨,科技成果转化率在90%以上。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不断加强,推动着胜利油田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不动摇,越是艰难越向前—— 

  传承,延续胜利 

  ——有一种超越叫坚守。以国为重,以油为业,以苦为乐,让明天胜过今天。50年来,胜利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铸就了胜利人永远担当的政治品格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气概,引领着油田的百年之航。 

  走进胜利,一定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 

  老一辈胜利人还清晰记得,创业初期,水灾频频、盐碱茫茫、风沙翻滚、冰雪肆虐,全体胜利人迎难而上,斗志昂扬,“风算老几雨算啥”,硬是人拉肩扛在渤海湾建起了全国第二大油田。 

  钻头不到,油气不冒。上个世纪70年代,为加快油田上产步伐,“铁人式的英雄钻井队”——3252钻井队,在极为简陋的施工条件下,创造了年钻井进尺15.142万米的新纪录,实现了“铁人”王进喜生前提出的“班上千,月上万,一年打上十五万”的奋斗目标。 

  时任3252队队长的杨洪太老人至今清晰地记得,尽管当时的条件是“喝坑水儿,吃草籽儿,棉裤腰,宽裤腿儿”,但队员们毫无怨言,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国家多找油快找油。 

  50年来,伴随油田开发建设而铸就的胜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胜利石油人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祖国的石油事业中,不断奋勇向前。 

  他们中,有志在四方闯市场的石油铁汉;有在残酷的命运面前誓不低头的高尚灵魂;有大学生“新铁人”钻井队长;有宁可放弃优厚待遇而坚守自己岗位的钻头博士;有静能潜心钻研,动则决胜千米之下的科研人员;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西部将士…… 

  1997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风暴潮袭击大北油田,当时最高风力12级,最大浪高10米。驻扎在此的河口采油厂采油4队远离油田生活基地50多公里,地处渤海滩涂。在险情面前,党支部书记国梁带领“党员敢死队”,选择了和油井设备坚守在一起,在果断命令女职工先撤离后,沉着指挥关停生产系统、保护油水井资料……坚守了整整16个小时,把损失降到最低。 

  信念感召信念,精神传承精神,力量传递力量。 

  胜利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闻油则喜,为油而战”,“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乐观与豪情,激荡着“攻坚啃硬、精雕细刻、创新超越”的坚韧与执著。 

  “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这是新时期胜利石油人的豪迈誓言。从创业走向创新,不仅成为胜利精神的新内涵,更成为胜利人血管里最强劲的脉动! 

  被誉为新时期胜利人楷模的代旭升,只是油田最普通的一线采油工人,参加工作39年来,先后自主完成技术革新成果80多项,累计创经济效益1亿多元。2009年,他研制的“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国“开发战线的红旗”——胜利采油厂采油22队,在综合含水率高达97%、剩余可采储量仅为73万吨的形势下,坚持精细管理不放松,通过精细资料录取、精细井区管理、精细单井管理,千方百计在层中找层和水中找油,先后找到210万吨储量,水驱采收率突破43%,连续11年稳产10万吨以上。 

  目前,胜利油田已培育形成业务精湛和能打硬仗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1.2万名专业技术人员走上了各级专业技术岗位,在油田近14万名技术工人中,有2人获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称号,有中华技能大奖3人,全国技术能手15人,中石化和山东省技术能手225人。这是油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 

  50年,只是一个节点。从上世纪60年代初盐碱滩涂的油龙出世,到新世纪曙光照耀的现代化油城,历史选择了胜利,而胜利也没有错过这个历史机遇。 

  今天,胜利油田站在产油10亿吨的新起点上,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大步踏上“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新征程。 

  【永恒瞬间】 

  【永69井战井喷】 

  胜利油田创业初期,水灾频频、盐碱茫茫、风沙翻滚、冰雪肆虐,全体胜利人迎难而上,斗志昂扬,“风算老几雨算啥”,硬是人拉肩扛在渤海湾建起了全国第二大油田。图为1983年永69井职工战井喷的情景。

  【桩古10井畅喷】 

  在胜利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1984年胜利油田单井日产原油最多的油井——桩古10井畅喷,日产原油3635吨

  【抗击风暴潮】 

  1992年9月1日,胜利油田遭遇百年不遇的风暴潮。在这次大潮中,广大职工奋起抢险救灾。孤东采油厂职工经过全力拼搏,保住了孤东海堤。

  【走向大漠拓市场】 

  50年来,伴随油田开发建设而铸就的胜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胜利石油人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祖国的石油事业中,不断奋勇向前。坚守内部市场的同时,胜利人勇敢“走出去”,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坚守为国找油的使命,正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特色技术】

  复杂结构井技术 

  早在“八五”期间,胜利油田就开展了水平井技术攻关,截至目前,以长水平段水平井、密集丛式井组和鱼骨状水平井为代表的复杂结构井技术,解决了低效油气田高效开发难题。截至2010年年底,胜利油田共投产水平井2212口,年产油326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804万吨。图为垦东12大型丛式井组。

  海油陆采技术 

  胜利油田独具特色的海油陆采技术,有效解决了极浅海油田开发投资大、成本高和开发难的问题。在老168区块,进海路延伸入海8公里,以3万平方米人工岛控制350倍于自身面积的石油储量。目前,老168区块已建成产能16.8万吨,建设周期比原运行模式缩短近一年。

  滩浅海开发技术 

  “九五”以来,胜利油田挺进滩海缚油龙,配套形成勘探、开发、工艺、海工和地面等一系列滩浅海油田开发技术。埕岛油田1996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浅海油田,1999年产量突破200万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极浅海高速高效开发的典范。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十一五”期间,胜利油田年均1亿吨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占一半,年产量约370万吨,成为油田重要储量和产量阵地。胜利油田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利用开发井网优化、整体压裂改造、油层保护等“金钥匙”,打开低渗透致密油藏“紧锁”的大门。图为国内首例12段致密砂岩油井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成功实施。 

  【新闻图说】

  胜利油田原油产量图 

  胜利油田1961年发现,1964年正式投入大规模勘探开发,1978年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1987年到1995年,胜利油田以每年3000万吨以上的高速开发。1996年至2010年,胜利油田年产量一直保持2700万吨以上高位运行,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十五”以来新增探明储量图 

  50年来,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亿吨。其中,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28年过亿吨,三级储量连续8年均过亿吨,油田连续14年实现储采平衡,在稳产高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五”以来税费和企业EVA示意图 

  发现50年来,胜利油田累计上缴利税6000亿元,很好地履行了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特别是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胜利油田通过精细管理转变油田开发方式,提升油田发展质量。“十一五”期间,胜利油田实现企业增加值逾千亿元,比“十五”期间几乎翻了一番。

  海外工程项目分布图 

  胜利油田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截至2011年4月底,胜利油田在沙特、埃及、伊朗、墨西哥、土库曼斯坦、肯尼亚、阿尔及利亚、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尼、科威特、乍得、缅甸、也门以及叙利亚等国家或地区执行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合同)79个。

  工程队伍国内市场分布图 

  截至目前,胜利油田共有179支石油工程队伍4592人奋战在新疆、西南、西北(延长、长庆、鄂尔多斯)、东北(吉林、长春、东北局)、海南、华东、大庆(海拉尔)、冀东、EDC反承包市场、山西等十多个区域的国内外部市场。

中国石油报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鹤岗市与香港南海石油公司项目合作洽谈会在香港举行
阅读下文 >> 中国与古巴签署协议,扩大石油领域合作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oilmc.com/news/show-211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石油机械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文责自负;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
联系我们:+86-23-64662181 | & Oilmc@vip.qq.com | ICP备案号:渝ICP备18014278号-1 |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