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石油人物>毕殿龙:南海石油滥采,恐酿环境灾难

毕殿龙:南海石油滥采,恐酿环境灾难

2011-11-04 来源:凤凰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石油机械网

核心提示: 人们目光聚焦在南海战争危险性的同时,还应该对南海相关各国对主权非争议与争议海域石油主权宣示性抢先强行开采,可能带来的

 

人们目光聚焦在南海战争危险性的同时,还应该对南海相关各国对主权非争议与争议海域石油主权宣示性抢先强行开采,可能带来的环境灾难有足够的重视。墨西哥湾和渤海漏油事件之殷鉴不远,南海目前存在的环境隐患,可能比战争给南海各国人民造成的影响更深远、更切近。

2011年海洋能源开发灾难年

2011年,可以说是海洋能源开发的灾难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英国石油公司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 致7人重伤11人死亡。钻井平台每天漏油5000桶,水下机器人启动止漏未能成功,美国救灾部门“烧油”无效后,美国宣布把漏油危机列为国家级灾害,美军参与救灾。整个救灾过程持续了一两个月。英石油公司损失数十亿美元。美国采取“惩罚性赔偿机制”,迫使责任方英国石油向美国受影响居民提供200亿美元的赔偿。

2011年6月期间中国渤海湾一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的合作项目发生漏油事故。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继之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目前下降到了劣4类。赔款尽管”中国不可能像发生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美国一样采取200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机制”, 金钱的损失还是要以数十亿计,而对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法具体估量的。

南海无序开发更具环境危险性

南海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地质、洋流和气候条件也更复杂。近几年,南海有主权争议的海域,一些国家抱着先占先得,先得为赢的心理,不断引入外国公司,到南海勘探和开采石油,一方面是为了商业利益,另一方面也更有主权宣示的意图。正是夹杂着主权宣示的政治和外交目的在,在审验进驻南海勘探和开采石油的公司的资质方面,就难免会放宽标准,忽视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安全性。

据相关报道和资料显示,10月25日,正与越南合作在南海开发油气资源的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宣布,在位于越南中部海岸外的南海海域119区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说,这将有助于越南扭转化石燃料生产和出口下滑的局面。美国从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的角度,正在考虑积极介入南海石油开采。

越南最早在1978年就和日本达成协议,就开发南海海底石油进行合作。自此之后,越南与50多个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石油勘探和开发合同大约有30多个,越南还在西沙和南沙海域非法石油招标120多个。周边国家和国外石油公司,一共合作开采大约有1200多口油井,但是就是没有中国的一口油井。

目前南海进行离岸较远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的一些公司,在技术和责任承担能力方面,与墨西哥湾的英国公司不可相提并论,而南海相关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对石油公司的强势,又无法和美国相比,一旦发生墨西哥湾这样的漏油事件,灾难也许会更大,而对环境恢复和赔偿的力度却可能是很小。尤其是,随着南海近几年地震和极端气候天气增多,南海石油勘探和开采,即便排除技术和人员疏忽的因素,出现漏油等灾难性事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南海相关国家的军事冲突,则是会导致石油泄漏等环境灾难增多的另外因素。

南海环境安全重于一切

要想避免南海的生态环境灾难,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把关监控和自律。首先,联合国要对海上石油开采的技术和环境维护能力的进行更严格的认定。没有过硬资质,不允许进行深海石油勘探开采,要将海上环境救灾当成一个国际课题;其次,南海各国要制定公约,不能因为抢夺争议海域的主权,勉强进行石油勘探开采,对无论是否在争议海域开采石油,应该联合审核其对环境维护的技术和资金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强行开采应该受到谴责和打击。最后,南海争议各国,应该达成共识,如果一方不能在勘探时进行阻止,一旦生产石油之后,海上油气田不得成为自我破坏会被攻击的目标等等。另外,中国应该在这一区域发挥和其大国相称的作用,对不计后果强行开采油田的,要将之遏制在勘探阶段。加强研发和制造海上防止漏油灾难的设备等。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伊朗非石油产品出口总量约240亿美元
阅读下文 >> 中国油气1﹒88亿人币购石油开采项目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oilmc.com/news/show-298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石油机械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文责自负;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
联系我们:+86-23-64662181 | & Oilmc@vip.qq.com | ICP备案号:渝ICP备18014278号-1 |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