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 >会议论坛>船企逆市转型 逾越“技术”鸿沟

船企逆市转型 逾越“技术”鸿沟

2012-07-17 来源:石油机械网责任编辑:油耗子 浏览数:379 石油机械网


 日前,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比利时一公司的 “浮式LNG液化再气化存储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达2.6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海工企业继在钻井平台、海工工程船市场之后,首次在国际深水浮式FPSO-LNG这类高端海工产品市场领域取得突破。这一消息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低迷的造船市场带来些许温暖,也给转型海工装备市场的船企充分的信心。
 

当前船舶与海工市场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传统运输船舶需求大幅下滑,而用于深海油气开发的海工装备市场却在蓬勃发展。2012年1-5月份,全国承接新船订单9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3%;2011年全球的海工装备订单达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0%。数据的正反对比足以证明当前船舶与海工市场呈现出两种极端的发展姿态。

 

至于海工市场的盈利空间以及成长机会,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永清更是给出了这样的分析:“新兴国家的石油需求旺盛,即使油价跌到80美元/桶也没关系,只要油价高于4美元/桶,海上采油就盈利。”

 

瞄准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许多船舶企业纷纷将海工装备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点。除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熔盛重工集团等在内的一些大型有实力的船企外,一些中小船厂欲借助转型海工市场以度过难关的也不在少数。

 

“虽然海工市场有利可图,但对一些中小船厂贸然转向海工市场风险性极大。如果技术不过关,将很有可能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暴露出马脚。”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全球航运市场低迷、造船遭遇寒冬的大背景下,借海工转型几乎是所有实力型船企的梦想。转型过程中,技术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技术是市场成功的领导力。如何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对高端装备技术有哪些需求?这些为业界长期关注的话题将直接牵引着船舶企业转型的战略方向。第四届海工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作为具有强大政府背景的专业面向海工企业探讨船企转型的会议,将围绕海样工程平台与主要工程船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海洋工程装备配套技术优势定位等话题展开探讨。目前,已确认参会的嘉宾包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院吴有生院士、中海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曾恒一院士、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顾问金庆焕院士、 海洋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以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先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方书甲先生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韩光先生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O 八研究所的赵耿贤先生。

据悉,本次会议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主办,由MI《造船工业》杂志、船舶资源网作为媒体承办单位,将邀请船舶行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的共同参与下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解析,为谋求船企逆市转型,开辟海工装备市场发展新局面。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需要恒定的科技力量的支持。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相关负责人指出,船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要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顺利转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加强合作与交流。船企在开展技术自主研究的同时,应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充分利用这些机构已有的设备和资源,提高技术研发的起点。此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后加以改进,以适应我国海洋工程开发,为中国船舶进军深海提供技术支持。

 

其次,海工行业战略目标远大,海工总包是‘交钥匙工程’,船企应站在产业链的布局上实现前后延伸。要从人才、技术标准方面进行总体的战略性研究,并配套建立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包括建造过程和配套产品等。此外,在产品的前瞻设计上,还应充分考虑海况、天气和作业条件等,特别是应从包括勘探开发的前期工作到海工设施建造完成后的后续服务能力上加以全面考虑。

 

最后,造船行业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不能因为造船业当前遇到困难,发生危机,就一窝蜂涌入海工市场,企业要量力而行,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严峻的市场形势,也许是造船行业重新洗牌和整合的最好机会。
打赏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雪狼”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亮相莫斯科第14届国际石油天然气设备及技术展
阅读下文 >> 20位嘉宾确认出席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oilmc.com/englishnews/1/oilmc21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石油机械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文责自负;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
联系我们:+86-23-64662181 | & Oilmc@vip.qq.com | ICP备案号:渝ICP备18014278号-1 |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197号